“双碳”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要闻

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试什么?杭州湖州盐城亳州各有特色

2023-12-14 来源:

2023-12-14 来源:碳中和专委会王挺 [打印]

微信图片_20231214100951.jpg

近日,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公布,首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试点共35个。长三角地区中,杭州、湖州、盐城和亳州入选试点城市,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试点园区。接下来,进入试点名单的城市和园区,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项目和工作进度安排,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因地制宜,是本次试点的重要特点。

《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充分考虑不同试点的区位特点、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确定试点建设目标和任务,探索多元化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纵观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选择的园区几乎都是在碳排放领域走在前列的高新技术园区,但覆盖城市类型很广,有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有深圳、大连等计划单列市,有长沙、广州等省会城市,还包括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等,体现出试点城市不同的代表性。

具体到长三角,几个试点城市各有特色。比如,湖州和盐城的低碳发展底色鲜明。湖州是两山理论发源地,很早就开始实行“双碳”战略,近年来大力推进低碳创新综合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正积极探索创新“项目碳评+转型金融”“碳核算+碳预算”等机制。盐城素以“绿能”闻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规模大、占比高,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

杭州的优势在于起步早,有相关技术积累,并且体制机制较为完善。早在2010年,杭州就入选了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构建起常态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去年3月,杭州专门出台了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与“双碳”目标愿景相匹配的城市治理体系,实施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发展规划。今年6月,杭州还出台了《杭州市碳达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制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碳排放监测试点,颇有成效。目前,杭州全市单位GDP能耗已下降至0.25吨标准煤/万元,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相比而言,亳州可能有些平平无奇。不过,亳州近年来对低碳转型相当上心,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立足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发展光伏、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产业,在清洁能源降碳、绿色制造转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亳州市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下降0.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24%,拉动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亳州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居安徽省第1位。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江告诉记者,目前碳达峰尚没有明确的路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试”的,其实就是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一样。从原理上,碳达峰很简单,只要把所有高排放的生产活动都停下来,就实现碳达峰了。”伍江说,碳达峰试点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平衡经济发展与碳达峰的关系,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过大的冲击。他以亳州举例,比如,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资源禀赋在长三角算不上突出,但如果它在试点碳达峰的基础上还能实现经济增长,就等于摸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这样的经验,放在全国来说,可能更具有复制、推广的可操作性。

伍江认为,此次试点名单,对各地政府而言,可能也是一种倒逼,促使他们制定更科学的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重点任务。在碳达峰试点之前,国内曾推行过很长时间的低碳城市试点。此前,曾有学者专门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效果做过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同时还推动城市低碳产业发展,助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值得一提的是,该学者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的作用差异与城市的区位、城市类型、政府治理水平有关,即在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和高政府治理城市的组别中,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

在伍江看来,要实现碳达峰,目前还存在一些难点。在技术上,目前还有两大瓶颈亟需突破,一个是储能技术,另一个是碳捕捉技术,后者可以将碳排放真正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在机制上,目前还缺少一套能将各种新技术、新举措聚合起来统筹考虑的系统化机制。还有专家建议,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做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例如,试点城市可以推动建设更多的太阳能发电站,鼓励居民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同时加大对高能耗企业的监管力度,促使其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等,从而实现碳达峰目标。